- 信息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 发布日期:2025-03-31 09:45
- 浏览次数:
清明时节,气温起伏较大,返乡祭扫和踏青出行的人数增多,节假日期间需警惕蜱虫叮咬以及花粉过敏。春季是儿童易感染风疹、水痘、手足口病等疾病的高发期,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预防虫媒传染病、风疹、水痘、手足口病以及感染性腹泻等疾病。4月份我市主要健康风险提示如下:
1、虫媒传染病(蜱虫)
4月份进入蜱虫活动期,天气回暖后很多人选择去户外踏青、露营,增加了因蜱虫咬伤而致病的风险。蜱虫叮咬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直接危害,如果蜱虫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也可引起人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疾病。
风险管理建议:
(1)外出的时候最好穿浅色、紧口的长袖上衣和长裤,着装上要尽量遮住整个身体,更不要裸露脚踝等不易察觉的部位;减少在树荫、草丛、凉亭等地长时间的逗留以及在野外长时间坐卧,更不要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露宿。
(2)尽量不要接触蜱的体液,如不小心接触,及时做消毒处理。一旦发现有蜱已钻咬入皮肤,不要生拉硬拽,应尽快找专业医疗机构取出,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及时到相关部门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
2、呼吸道传染病
当前,我市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总体保持平稳,并呈现逐步下降的态势。但根据学校以往的疾病监测数据,4月至6月期间,水痘发病率通常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
风疹、水痘:我市即将进入风疹和水痘的高发季节,儿童是易感人群。虽然我市适龄儿童的麻腮风疫苗两剂次接种率较高,水痘疫苗接种率也在逐步提升,但仍需警惕学校和托幼机构出现聚集性病例。
风险管理建议:
(1)持续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做好适龄儿童麻腮风疫苗查漏补种,家长或监护人应及时带领婴幼儿前往接种单位,及时并全程接种疫苗。
(2)水痘易感者建议到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预防接种单位预约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
(3)学校继续落实学生的健康监测,做好因病缺勤查因,及时上报疫情,并做好病例隔离管理、环境通风消毒等各项处置工作。
3、手足口病
按照往年规律,我市从4月份开始,学校以及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手足口病例逐渐上升,5岁及以下儿童多发。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风险管理建议:
(1)以日常预防为主,开展卫生宣传,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避免亲密接触生病的病人,不要拥抱、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从而避免感染。
(2)目前我国已有针对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易感者可到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咨询。
4、感染性腹泻(诺如病毒)
我市目前正处于诺如病毒感染的主要季节,诺如病毒在腹泻病的患者中检出率居首位,也是引起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聚集性腹泻/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病原体,儿童患者以呕吐为主,成人患者腹泻为多。
风险管理建议:
(1)以日常预防为主,开展卫生宣传,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避免亲密接触生病的病人;加强饮水和食品卫生的管理,正确烹饪食物,生冷食品应彻底煮熟后食用。
(2)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加强晨检和健康观察,做好因病缺课监测工作,发现疑似病例要居家隔离治疗,及时向所属辖区疾控部门报告,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5、花粉过敏
春日已至,花粉也开始飘散。春天风大天气干燥,空气中粉尘含量高,花粉等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吹散到空气中,过敏体质的人很容易发生过敏性疾病。花粉过敏的主要症状是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清水样涕。对花粉有过敏体质的人在花粉高发期应尽可能减少户外活动,出门戴口罩、戴护目镜,使用花粉阻隔剂,回家后一定要及时换衣服,清洗脸部、鼻腔以及其他皮肤暴露部位,开窗通风要注意选择花粉浓度低、风小的时段。花粉过敏症状严重者要及时就医。